Created by Templates Zoo

慢。生活

家傳北部粽

端午節,一定要吃自家包的粽子。

這不僅僅是口味的問題,也是傳承,一種對於小時候的記憶。

我們天龍人當人吃的是北部粽,也就是米要炒到半熟那種,粽子的南北之爭其實沒什麼必要,不過就是大家圖一個自己喜歡的味道罷了!!

包粽子不難,難在備料,這個也是慢慢多年來一直沒辦法學會的部分,因為小時候我也就是負責些打雜的工作,例如:剝紅蔥頭(為什麼這麼辣眼睛的工作分派給我?)、洗粽葉等等,然後我妹妹負責切鮑魚(是個肥缺),因此我家姊妹們每個人會一兩種技能,必須在媽媽的指揮之下,才能完成這年度包粽的任務。




我們家的粽子,備料繁複,包括:鹹蛋黃、香菇、滷肉、竹筍、栗子、干貝、鮑魚、蚵乾(只有我愛吃,所以有時候會被忽略),這些備料有些是乾貨要事先處理,滷肉要先滷好,工序繁複,媽媽常常需要花一天的時間事先準備好。

鹹蛋黃買來,一一剝開,裡面的蛋白變成水狀要丟掉,只留下變成紅色的蛋黃,以前看到的蛋黃都是已經拿出來的,第一次自己剝蛋,著實被嚇了一跳,怎麼我們日常熟悉的蛋,打開來變成這個樣子,網路上查到的食譜配方是這樣的,做法是:水煮沸,加入鹽放量,鴨蛋的表皮用牙刷仔細的刷洗淨、擦乾,煮沸的鹽水放量以後加入米酒,再裝到玻璃罐裡面,將鴨蛋浸泡在裡面,大約一個月,哇~要一個月耶,還是滿現成的好了!


香菇泡水,滷一鍋肉,竹筍切丁一起滷比較入味,這個會是粽子裡面的主角,肉滷得剛剛好粽子就好吃!!

其他的配料,栗子要把表面殘留的殼用牙籤挑掉,事先用電鍋蒸熟,干貝泡水以後也是電鍋蒸熟,干貝水可以留著主竹筍湯,更加清甜。慢慢愛吃的蚵乾,和香菇一樣,也是加一點點水泡發,但是不能泡太久,味道會稀釋掉。




各種備料變成這一盤,就算完成了嗎?
還沒喔,還有粽子的米,媽媽今年買到圓糯米,要事先浸泡在水裡面,大約三小時,媽媽說泡太久也不行,這個時候就是切紅蔥頭的時機了,紅蔥頭撥開以後在切碎,準備爆香用!!
爆香用少許的豬油,把切碎的紅蔥頭放入鍋中,因為這次慢慢太認真把紅蔥頭切的超級碎,媽媽說這樣很容易燒到焦黑,一定要用小小的火來爆香,必要的時候關火用餘熱也可以。


再來就是很耗體力的工作:炒米。
將泡了幾個小時的糯米倒入鍋中,開始拌炒,最終的目標是炒成半熟,濕度比燉飯在乾一點點的狀態,炒米的過程中,必須根據米的濕度,適量的加水,媽媽提醒,這個水一定要是滾燙的,以免降低鍋裡的米的溫度,她說年輕的時候,剛嫁做人婦不懂,用常溫的水加進去,最後包出來的粽米會軟硬不一(高低粒),失敗!!
一大鍋的米不斷的翻炒,很費力,往年在我們家包粽子的時候,是需要動用到女婿們接力來幫忙翻炒,讓女生們休息一下才能完成的。



接下來,還有另一個任務也是我小時候常常被分配到的,就是洗粽葉。

粽葉從市場買來,乾乾黃黃的,有時候太脆了並不好包,我們家的做法會先泡一下水,然後拿起菜瓜布一片一片的刷,因為粽葉在外面存放著,還是會沾染了灰塵、或者甚至蜘蛛網之類的,因為會接觸到食物,必須好好的洗乾淨!! 刷洗完成了,還要一片片的擦乾,把葉子的硬梗剪平,包出來的粽子才會美美的,因為洗得很辛苦,所以要四連拍。

      
   

最後,把粽繩綁在竿子上,就可以大家一起包粽子了,由於我家姊妹每個人喜歡的口味不一樣,基本上都是自己的粽子自己包,像我要吃的,就一定會加上蚵乾,但是我妹妹就避之唯恐不及,以前我不愛竹筍,包的時候就跳過不包,也是一種客製化的包粽過程。

今年,因為疫情的關係,只有我代表回家幫忙,因為我家姊妹眾多,實在不適合聚在一起。
因此由我代表,幫大家包好,意思意思每個人來領幾顆回家吃吃一年一度自家包的粽子的味道。
我承認今年的手感不太好,包起來不是頂漂亮的,但是心意滿滿的,端午節快樂,大家平安喜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