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reated by Templates Zoo

慢。生活

心形巴斯克乳酪蛋糕


第一段:氣炸鍋預熱200度5分鐘
第二段:160度25分鐘
冷卻後冰冷藏8小時以上口感更佳

最近很紅的巴斯克乳酪蛋糕,從網路上查查他的由來,原來巴斯克是地名 Basque 位於西班牙,大概60多年前吧,這邊有家餐廳供應了一個非常違反常規的乳酪蛋糕,其頂部黑黑的,好像燒焦了,外面包覆著一張烘焙紙,裡面的乳酪蛋糕卻是異常的綿密好吃。因此也有個名字叫做「燒焦的乳酪蛋糕」Burnt Basque Cheescake
更棒的是,它的做法非常簡單,材料也不複雜,這對於不擅廚藝的慢慢來說真的是太好了,一來如果控制不好燒焦了,還可以跟人家說你不懂,這本來就要燒焦的呀!!! 所以事不宜遲就來做看看。

因為是第二次做了,因此自己擅作主張的做了些變化,希望改善上次做得不夠濕潤綿密的缺點,因為熱心的網友分享,如果增加麵粉的量,就會越來越像蛋糕,相反的減少麵粉的量,會比較像重乳酪,當然我選擇後者。


材料是:奶油乳酪(Cream Cheese) 購自烘焙材料行,1360g做了6個,平均每顆蛋糕用量 226g、全蛋1顆、檸檬汁少許(因為這次要夾蘋果片,所以檸檬汁就放少少的)、黑糖50g(慢慢覺得黑糖跟 Cream Cheese 搭配起來有種很特別的味道,甜而不膩)、低筋麵粉10g(對,大大的減量就10g)、鮮奶油50g、萊姆酒,以及蘋果片。


為了方便脫模,我把心型蛋糕模做了點處理,我的蛋糕模式活動式的,在底部新型的部分鋪上烘焙紙,然後把多餘的烘焙紙反折(如左邊就是翻過來底部的樣子),蛋糕模周邊刷上椰子油備用。


奶油乳酪放在室溫下變軟,我做了幾次實驗,最後一次放在室溫下超過半天,發現變軟的 Cream Cheese 超好打散,蛋糕體也比先前每一次的更加細緻。先把 Cream Cheese 打成小塊,繼續打成糊狀,過程中加入全蛋、檸檬汁甚至視情況先加萊姆酒,增加水分會比較好打,因為加了黑糖的關係,顏色馬上變成淺咖啡色,有些黑糖顆粒不容易打散這個沒關係,受熱的時候就會融入乳酪蛋糕中了。


再來就是煮蘋果片,將蘋果對切、去核以後,切成片狀,放入平底鍋讓水稍微淹過蘋果片,加糖,用小火煮到沸騰,加檸檬汁以及萊姆酒提高香氣以後,撈出來放涼瀝乾備用。因為是吃了一下覺得不夠甜,因此趁著撈出來還熱熱的時候,又灑了些糖在蘋果片上面。



蛋糕糊陸續加入一顆全蛋、半顆檸檬汁、鮮奶油、黑糖以及低筋麵粉以後,攪打均勻,先加入薄薄的一層在蛋糕模,敲打蛋糕模盡量讓空氣跑出來,先放冷藏冰30分鐘。這個動作是為了避免等下放蘋果片的時候,蘋果片沈到最下面去,但後來發現因為我這次切的蘋果片很薄,大約2mm,因此不太容易沉到最底部,如果是切蘋果丁的話,建議要確實先冰個半小時以上增加蛋糕糊的硬度。


冰過以後就可以拿出來慢慢鋪上一層蘋果片,這邊可以看到蘋果片的大小並不用一致,畢竟他們是低調的藏在乳酪蛋糕裡面的,做這道點心的同時也做「蘋果玫瑰酥」,因此比較完整好看,且大小適中的蘋果片拿來捲玫瑰花,太大太小太厚太薄,或者是不小心煮太久已經變成蘋果泥的都不要浪費,直接包進去巴斯克乳酪蛋糕裡。

做過兩次以後比較熟練了,我就以一層蘋果片,再加一些蛋糕糊,再鋪一層蘋果片的方式,讓烤出來的乳酪蛋糕更有層次,每一口都能吃到香甜的蘋果片。每鋪好一層蛋糕糊的時候,一定要記得敲敲蛋糕模,讓表面平滑,盡量讓裡面的空氣釋出,這樣烤出來的蛋糕才會漂亮。


因為要保持巴斯克乳酪蛋糕焦焦的表皮,所以蘋果片必須低調地藏在蛋糕糊裡面,最上面用蛋糕糊包覆著,然後進氣炸鍋,這個是剛烤出來的模樣。


剛出爐的時候蛋糕是澎澎的,放涼了一些以後,就會出現漂亮的微微凹陷,或者自然的紋路,非常好看,因為底層有包烘焙紙,因此稍微放涼以後,用刀輕輕的在心形模周圍畫一圈就可以輕鬆地脱模了,這樣做幾乎零失敗,不會因為脫模影響蛋糕的形狀。


剛脫模的蛋糕還有熱氣所以我會先放在盤子裡面,等到涼了,再移入蛋糕包裝盒的內盒,然後放入冰箱冰8小時左右,好好吃的蘋果版本巴斯克乳酪就完成了,相較於檸檬口味(加了足足兩顆檸檬汁),這款味道香甜,受歡迎的程度更甚。

這個是切開以後的剖面圖,第一張乳酪蛋糕與蘋果之間還有些空隙,後續做的,有確實輕敲把空氣釋出,就比較沒有這麼大的孔洞了,這次的配方調整,果然讓乳酪蛋糕達到我想要的綿密柔軟的效果,感覺又再一次的進步了。蛋糕切片可以看得出兩層蘋果片,吃起來更有層次感。






裝在6吋蛋糕專用的紙盒送人,整個質感大大提升,相信收到的人都能感受到滿滿的誠意。


同場加映:心型蛋糕怎麼切
因為慢慢常常擔任切蛋糕的任務,所以看到特別形狀的蛋糕都會思考一下怎麼切才不會大小塊,根據我的研究,我認為心型蛋糕先切一半,再斜切(如下圖),這樣大家拿到的都差不多大塊,就不會吵架了,應該是最好的方式吧。